一是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ず拖低持卫砘?。应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多措并举,全方位、全流域、全区域、全要素开展河口治理保护。二是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河口地区处于河海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存在海洋资源利用、渔业捕捞、交通航运等功能,兼具流域内生态环境?;さ目凸垡螅婕暗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应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链条管理,在河口治理?;ぶ行纬晒ぷ骱狭?,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三是把握河口治理的重难点问题。要重视开发与?;さ墓叵担忧抗芾硎侄渭际跏侄蔚奶嵘?,发挥泄洪纳潮的重要作用。针对重点河口,要研究统筹兼顾黄河口的水沙关系调节,长江口的河势稳定维护,珠江河口的开发与?;す叵档任侍狻?/div>
?。ǘ┩怀龊涌谇挥攀疲俳涌诘厍蒙缁岣咧柿糠⒄?/div>
一是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好水利部门的首要职责,做好防洪安全保障和供水安全保障,不断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河口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对外开放和陆海联动。进一步加强河口地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航道条件,提升河口地区港口吞吐量和作业效率。充分利用河口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优势,将经济活力逐渐向内陆扩散。三是落实好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好河口地区重要战略支点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妥善利用好河口的资源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增加区域经济竞争力。
?。ㄈ┤媛涫怠敖诱铰浴?,提升大江大河河口治理水平
一是落实《长江?;しā贰痘坪颖;しā饭赜诤涌诠芾肀;さ囊?。河口地区作为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功能的良性维持是整个流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对江河战略的全面实施至关重要。上述法律为开展长江河口、黄河河口的管理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二是开展“一河口一策”研究。不同地区河口的情况差异较大,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一河口一策”方案。如黄河河口,其管理的难点主要在于探索河口演变和尾闾河段冲淤规律、研究河口流路变化并论证流路安排方案,需要通过物理模型研究和数学模型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研究和治理。三是传承弘扬大江大河水文化。传承弘扬江河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内在要求,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强大江大河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系统?;ぃ贫涌诘厍幕乱?、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提供支撑。
二、河口管理?;さ墓丶侍?/div>
(一)河势变化剧烈影响河口功能稳定发挥
河口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泄洪纳潮功能、水沙调节功能、航运枢纽功能、供水保障功能、生态维护功能等。河势变化是影响河口水动力和盐水入侵的一个主要因素,若河势变化剧烈会对河口功能稳定发挥构成系统性威胁。从水动力系统看,河道频繁摆动导致河床冲淤失衡,造成河口拦门沙发育位置无序迁移,直接影响泄洪纳潮能力。例如,水沙调节功能减弱造成长江口北港近年年均淤积量达5000万立方米,极大增加深水航道维护成本。供水层面,河床下切引发的咸潮上溯已使珠三角多地取水受限,严重威胁供水安全。
?。ǘ┧虬断叨嗤饭芸厝狈ν吵?/div>
水域岸线作为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部分权责交叉与职能重叠,呈现出多头管理的复杂局面。以岸线审批为例,涉及水利、自然资源、交通、生态环境等多项许可,流程复杂,增加项目推进时间成本。在数据共享层面,部门间监测标准与信息平台不兼容,水利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设置不同站点对水质监测,但数据未及时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在法律法规层面,《水法》将岸线作为防洪工程组成部分,《海域使用管理法》则将其纳入海域空间资源管理,而《湿地?;しā凡嘀厣δ芪?,法律法规不协同导致执法困境,影响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ㄈ┥肪称苹涤肷锒嘌韵陆?/div>
随着河口地区人口数量激增和人类活动扰动,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发展逐渐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历史上,大规模围填海、港口建设及岸线硬化工程导致自然湿地面积锐减,例如,珠江口红树林覆盖率缩减明显,直接造成弹涂鱼、招潮蟹底栖生物量下降。风暴潮侵袭破坏、农业生产垦殖、水中建筑与道路阻隔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长江流域水库群调度改变自然径流节律,深水航道浚深工程改变沉积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产卵场。油田开采占地、跨海大桥建设等加剧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程度,部分水鸟生境遭到破坏,河口及近岸海域的鱼类及水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呈系统性衰退趋势。
(四)开发利用与?;っ苋找嫱怀?/div>
河口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涉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当前河口来水来沙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河口边界条件较几十年前显著不同,河口治理、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例如,长江河口地区岸线开发挤压生态空间,随着北支岸线工业化开发,深水岸线优先用于港口码头建设,导致湿地减少,自然岸线占比下降。近年来,经济建设对河口滩涂资源开发利用需求旺盛,“与水争地”的现象普遍,由于来沙锐减和海洋动力增强,滩涂发育减缓甚至局部出现侵蚀。
?。ㄎ澹┖涌诠芾硐执讲蛔?/div>
河口地区深水航道淤积问题复杂、泥沙规律不清晰、河道演变存在不确定性,现代化水平不足难以充分满足新时代河口管理所需的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要求。监测方面,河口地区自然演变剧烈(如黄河流路频繁改道)、水利工程类型复杂,现有原型观测体系存在基础站点布设密度不足、智能监测技术覆盖率低等问题,河口监测体系滞后于管理需求。研究投入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河口专项经费占比不足,技术层面存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型构建方法陈旧,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对河口功能和价值缺乏系统化和定量化评价。智能化应用方面,卫星遥感、AI视频监测、无人机等先进的智慧管护技术尚未普遍使用。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健全河口管理?;しü嬷贫龋?/div>
?。ǘ┩晟坪涌谥卫砉婊逑担?/div>
?。ㄈ┙⒔∪嗖棵殴补芴逯苹?;
?。ㄋ模┣炕涌诠芾肀;つ芰ㄉ瑁?/div>
?。ㄎ澹┍U衔趾涌诠δ艿姆⒒印?/div>